老年骨性关节炎多发生在哪些关节呢?
骨性关节炎病变部位多为双膝关节,双髋关节,体型肥胖及关节活动多的人群多见。双手指间关节也属于好发部位。
老年骨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早期症状较轻,可以表现关节轻微不适,起身或下蹲,下楼梯时关节一过性的疼痛及关节响声,休息后可减轻或自行缓解,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变的关节外观上可出现骨性增生性痛性结节,X线片上可以见到骨质增生,重者可以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如果此时还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软骨损坏进一步加重者,就会出现关节积液,软骨下骨质的破坏,最后形成关节畸形。
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老年骨性关节炎”呢?
近些年,我国老龄人口逐年增加,尤其在上海,已经迈入老年社会。据统计,目前上海超过65岁的人群占比已经超过25%,而且还在每年递增。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老化表现特别突出,而骨骼系统担负运动和支撑功能,经过70-80年的人类生存、活动,关节软骨的破损、退化、变质等成为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每年国家为此支付的医疗保障资金高达亿元人民币。目前统计结果显示:超过大于60岁的人群骨性关节发病率达70-80%。所以,
骨性关节炎有哪些信号?能自我诊断吗?
一般老说,骨性关节发生病变早期,会有一些信号提示给患者,常见的有如下几个1、关节疼痛2、关节肿胀3、关节功能受限。如果有以上现象,老年朋友就要注意了,应及早去看关节外科专科医生。
老年人得了骨性关节炎有什么方法治疗呢?
一旦确诊,往往通过单纯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尤其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口服药物存在“伤胃”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国家的中医中药有较多的治疗选择。所谓辩证论治,驱寒活络,熏蒸药敷等等再接触老年人关节炎方面具有很多独到之处。除此以外,当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尚需要外科的干预,包括关节镜及外科手术治疗,有些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者往往需要关节置换才可以正常生活。大部分早期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运动、锻炼,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症状都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相当多的关节炎患者,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片来控制病情。
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对于患有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朋友老说,运动时的疼痛是主要的病症,那到底是多运动呢还是少运动呢?
这个问题要从关节的基础知识上进行解释。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内的滑液,运动时会使关节滑液在软骨内的循环。关节如果长期固定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进而早期退化。反之,过度运动造成关节的过度负荷,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特别是已经有骨关节炎的病人,如果再做不适当的运动或锻炼,会加重病变的发展。故运动原则为“不负重或少负重”,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达到增加耐受性、减轻疲劳、增强抵抗疾病综合能力的目的,从而防止病变进展。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的病症呢?
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病,一般不侵犯内脏,早期规范治疗预后好。骨性关节炎生活方面建议劳逸结合,如果体型肥胖建议减肥,减少负重关节过度劳损,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引体向上或游泳以减轻双膝双髋负重,让负重的关节得到休息。有此可见,骨性关节炎如果没有及时就医,持续性骨破坏,重者会造成关节畸形,甚至需要关节置换,故早期及时就医,可以明确改善骨关节炎的预后。
有哪些具体的保健方法可以预防或者治疗早期的骨性关节炎吗?
老年朋友,切忌过多负重运动,对于爬楼梯、下蹲起立、伸直压腿等动作尽量避免。运动原则是”动作要慢,幅度适中。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散步,仰卧直腿抬高(不感觉痛为适度),还可经常拍打双膝,增加肌肉的应急反应性等等。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能需要外科手段治疗了,那外科手段就是进行关节置换吗?是否还有别的外科方式呢?
外科手术进行关节置换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当然还有指间关节假体等,但这些方法都是在其它方法不能控制病情或者不能解除病痛的情况下作为终极治疗的选择,而且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局部病症,关节形状,病变的程度等等。其它的外科方式还有:关节镜下清理、冲洗、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等。
鐢变簬瀵归毦姘戦噰鍙栦簡闄愬埗鎺柦寮犵挓鎱т竴鐩存湁涓範鎯?